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天津高考 > 文章正文
 
天津市:高招办指导志愿填报解答考生20问(2)
2006-6-12 8:55:27 来源: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字体:小 大】
九、如何处理好各批次第一、二、三顺序志愿间的关系?

    院校录取工作是分批次进行的,每一个批次内的录取又按照院校志愿顺序依次进行,因此选择好每一录取批次的第一志愿就显得十分重要。去年,本市本科一批A类院校录取工作中,有85%的文史类院校和83%的理工类院校在第一志愿就录取额满,可见第一志愿的命中率很高。

    第一志愿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第二、三志愿。第一志愿与第二、第三志愿间应有一个从高到低的梯度。所谓有梯度,就是要有差异,可以简单解释为不要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志愿中填报类型相同、地区相同和层次相同,且近年在津录取第一志愿率较高的院校。考生各顺序志愿间有梯度,就会发挥每个志愿的作用,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提高志愿的有效性。

    去年,在本市本科一批B类院校录取工作中,有46%的文史类院校和55%理工类院校在第一志愿录取额满;在本科二批录取工作中,有46%的A阶段文史类院校、51%的A阶段理工类院校、48%的B阶段文史类院校和43%的B阶段理工类院校在第一志愿录取额满,可见如果选择好第二、第三志愿,考生同样也有机会被理想的院校录取。

  此外,同一院校志愿内各个专业志愿间也要有梯度,特别是有些招生院校在章程中明确规定在安排专业录取时采用分数级差的方式。在以往录取中,有的考生其成绩高于所报考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但结果却未被录取,其原因就是所填报的专业录取分数都比较高,其成绩并没有达到所填报专业的录取要求。
普通高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自主招生,不同高校的录取办法也不尽相同。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仔细阅读相关院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章程,详细了解招生院校的具体情况,参考招生院校近几年的招生情况,结合本人的实际审慎填报。

    十、报考外地院校和农业、林业、师范(专业)、地质、矿业、石油院校有何规定?

    本市鼓励广大考生积极报考外地院校和农业、林业、师范(专业)、地质、矿业、石油等院校。对第一志愿报考农业、林业、师范(专业)、地质、矿业、石油院校和本科二批(A、B阶段)第一志愿报考外地院校的考生可以降低10分投档;在本科三批征询志愿阶段和高职高专阶段,对第一志愿报考外地院校和农业、林业、师范(专业)、地质、矿业、石油院校的考生可以适当降低分数投档。需要考生注意的是,第一志愿报考本科一批外地院校的不在此范围。

  考生享受以上政策规定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第一,必须是考生在本科二批(A、B阶段)、本科三批征询志愿阶段或高职高专阶段第一志愿报考外地院校,或者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农业、林业、师范(师范专业)、地质、矿业、石油院校;第二,该院校(专业)的第一志愿上线考生不足计划数;第三,该院校必须同意采用这一政策。例如,今年本科一批B类文史类计划中,天津师范大学明确提出除法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政治学类专业外,其他专业如线上一志愿生源不足时,可降10分录取线下一志愿的考生,满额为止;降至线下10分仍不满额时,再行录取线下学校二志愿及顺序志愿的考生。

    十一、如何正确处理本市院校与外埠院校的关系?

    从今年招生计划数看,外埠院校的招生计划数占计划总数的51%;从院校的所数看,外埠院校的比例占全部在津招生院校所数的94%以上。考生填报志愿时应综合考虑,采取内外适当兼顾的原则,不要只注重招生院校的地理位置,而忽略招生院校的学术水平、教学质量、就业去向等因素。

    考生扎堆报考本市院校和热门地区院校,会使这些院校录取分数大大升高,考生可能会失去一些录取机会。例如,去年一些院校在本科二批A阶段招生量不是非常大,却有数倍于计划的考生在本科二批A阶段第一志愿报考这些院校,这意味着很多考生第一志愿将不会起作用。这部分考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在第二、第三志愿仍然填报热门高校或热门地区院校,继续扎堆,从而使自己的录取机会变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在2005年本科二批录取工作中,绝大部分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外地院校采用了一志愿降10分的政策,录取线下10分内的考生;部分农业、林业、师范(师范专业)、地质、矿业、石油院校根据有关政策,降分录取一志愿考生,使得相当数量的一志愿填报外埠院校的线下考生得以有机会进入本科院校深造。

  十二、在填报院校专业时要注意哪些要求?

    院校在进行招生录取及专业安排时,通常采取三种模式,即分数优先模式、分数级差模式和专业清模式。因此,考生在填报院校专业时,也要根据个人实际,分析分数优先、分数级差和专业清对专业志愿的影响因素。

    分数优先模式,是院校根据考生分数情况进行专业安排,即按投档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保护相对高分考生,最大限度地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这种模式下,相对高分考生被退档的可能性较小。考生报考该类院校的策略为,按照自己喜好程度安排专业顺序,最喜欢的专业放在第一志愿。

    分数级差模式,是招生院校在安排考生录取专业时,按招生章程中公布的一个或几个分数值,来确定选报不同顺序专业志愿考生的录取专业办法,这种录取办法所使用的分数值就是所谓的专业级差。通常的做法是:当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不能被录取时,将其高考成绩减去某个分数值后,再与报考第二专业志愿的其他考生成绩进行比较,确定其是否可以被该专业录取,其他专业志愿以此类推,专业志愿越靠后,考生要减去的分数就越多。例如,某考生高考成绩560分,报考某校(该校专业级差为5分),其专业志愿分别为计算机、国际贸易和自动化,当该生第一专业志愿计算机不能满足时,他就要按555分的成绩同第一专业志愿报考国际贸易的考生排队(或按550分的成绩同第一专业志愿报考自动化的考生排队),再安排专业。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综合考虑考生分数和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用所设定的级差值表示对考生分数和其专业志愿的重视程度。这种模式下,相对高分考生被退档的可能性增大。

    专业清的模式,是院校在安排考生录取专业时,将专业级差设为无穷大。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重视考生的专业性向,保护考生的专业志愿。在这种模式下,相对高分考生被退档可能性更大。

  报考采用分数级差和专业清模式院校的考生,要注意各个专业志愿间应有梯度,并积极考虑填报服从调剂专业志愿,以免因专业死档而被院校退档。对于相对较高分数考生有可能被退档,相对较低分数考生有可能被录取的结果,要有心理准备。

    十三、平行志愿是如何设置的?

    所谓平行志愿就是不存在录取先后顺序的志愿。为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本市今年在本科一批的第三志愿设置了3所平行院校志愿,在本科二批(A、B阶段)的第三志愿分别设置了4所平行院校志愿,在本科三批的第三志愿设置了2所平行院校志愿。

    本科一批的3所平行院校志愿、本科二批A阶段的4所平行院校志愿、B阶段的4所平行院校志愿和本科三批的2所平行院校志愿在录取时没有先后顺序,请考生慎重稳妥填报。

    十四、何为军队院校计划中的一类专业、二类专业和指挥类专业、非指挥类专业?

    军队院校招生分为一类专业、二类专业,也可分为指挥类专业和非指挥类专业。一类专业一般在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以上录取新生,二类专业一般在本科二批控制分数线以上录取新生;指挥类专业是为部队培养基层军事、政治、后勤军官和从事机关工作的各类干部,非指挥类专业是为部队、军队科研单位、军队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指挥类专业、非指挥类专业在体检标准、文化分数等方面要求有所不同,考生报考时须注意区别。

    十五、报考军事院校和国防生有哪些要求?

    国防生,又称国防定向生,是指根据军队建设需要,依托地方普通高等学校,从参加国家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培养的青年学生。国防生在校期间,除参加统一组织的军政训练等活动外,在管理上,与其他在校生相同;在学业上,与本专业同年入学的在校生全部课程内容相一致。因此,国防生可称得上不穿军装的准军官。国防生经军队有关部门同意,可以申请报考研究生。

  报考军队院校的考生,可在提前本科录取批次中填报一所军队本科院校为第一志愿和一所军队本科院校为第二志愿及服从志愿。报考普通高校招收的国防生的考生,必须填报在提前本科录取批次的第一志愿中。
今年,本市军队本科院校面试时间为6月28日,面试地点在天津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河东区万东路69号);体检时间为6月29日、30日两天。

    2006年,军队本科院校和普通高校招收的国防生将继续实行提前录取,未录取的考生仍可参加本科一批院校录取。

  十六、报考公安院校有何要求?

    今年在津招生的公安部所属本科院校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报考公安院校的考生,可在提前本科录取批次中填报一所公安本科院校为第一志愿和一所公安本科院校为第二志愿及服从志愿。

    本市各批次录取分数线确定后,市高招办将按考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报考各公安院校第一志愿的上线考生提供给天津市公安局,作为面试、体检、体能测试和政审对象。政审不合格的考生,不能被公安院校录取。今年公安本科院校的面试时间为6月29日,面试地点为天津市火车头体育场(从天津北站北宁公园正门西侧进入)。

  市高招办特别提醒报考军事、公安院校和国防生的考生注意:要珍惜各种升学机会,不要轻言放弃。

    十七、如何理解按大类招生?

    按大类招生是近年来一些高校采取的新的人才选拔模式。在这种招生方式下,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通过该方式录取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前两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三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再进行专业分流。

    按大类招生分两种模式:一种是高校普遍采用的按院系招生,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另一种模式则是一些高校基地班或一些特殊实验班招生。

  按大类招生对考生报考有四个益处:第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学生在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大学、学科、专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再选择专业方向将更符合学生的利益。第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考生虽然只填报了四、五个志愿,实际上却可能涵盖了十多个甚至几十个具体专业。第三,延迟了专业选择时间,从而能够相对准确地预测和了解毕业时国际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专业的选择能够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第四,进一步满足考生的志愿,招生专业数量少了,每个招生专业的名额相对增加了,考生的专业录取率也将会增大。

    十八、考生获取招生信息有哪些渠道?

    掌握招生信息是填报志愿的重要基础,考生应当了解的主要信息有:填报志愿的要求、录取的程序、录取批次的划分、录取照顾政策的种类、体检规定和院校的招生章程等。考生还应当了解招生院校近几年的情况、考生所在中学近几年在全市高考中的位置、考生的学习成绩在中学的基本位次等信息。
考生获取招生信息的主要渠道有:《2006年天津市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天津教育报?招生考试导刊》、高校网站或咨询电话、中学和区县招办、招生咨询活动、招考资讯网站(www.zhaokao.net)和本市的新闻媒体等。

    此外,考生还可以通过高考信息查询卡在招考资讯网站(www.zhaokao.net)上,使用高考填报志愿参考系统,进行综合查询。一是对于院校意向明确的考生,可使用院校查询功能,通过输入院校名称并选择年份,即可查询该院校当年在津分专业录取情况(如,2005年北京大学在津招生各专业录取分数情况);二是对于专业意向明确的考生,可使用专业查询功能,通过输入专业名称并选择年份,即可查询当年所有在津招生院校这个专业的录取情况(如,2005年所有在津招生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录取情况);三是对于想了解某个成绩在以往录取情况的考生,可按分数差值查询功能,通过输入考生预估的上线分数差值(即考生预估分数和预测的某批次录取控制线之间的差值),选定录取本次和年份,即可查询当年度该差值在该录取批次的录取情况(如,2005年本科二批线上30分的考生被哪些院校和专业录取)。考生通过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可以得出招生院校相邻两年之间录取分数的变化趋势等信息。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